从「仓库作业的复杂性」和「系统功能」去分享应该如何判定仓库管理系统的层级?及如何选择适合的wms系统?
为什么需要了解不同WMS成熟度的差异?
仓库管理系统(WMS,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复杂的来说就是一套用来管理、引导及记录仓库内部所有作业的系统,但仔细想想仓库最基本的功能其实就是提供一个货物暂存的空间,而对应的系统也就是一个表单去纪录每一个时间点有哪些东西要进来(入库)、哪些东西要出去(出库),而「进来的」减掉「出去的」就是留在仓库内的「库存」。
但为什么现在市面上会有这么多提供仓储管理系统服务的公司?而又应该如何判定自己的仓库应该需要多复杂的系统?
我们将系统的成熟度分成5个等级,以评断不同系统在不同层级作业需求的表现。
而需要做层级分类评比的塬因也就在于,其一投资不同层级的WMS会有很大成本上的差异,其二不同仓库本来就有相当大的作业复杂度的差异,就好比:
如果你要管理的是一个每天只出货300单的电商仓库,你显然就不会去选择使用Manhattan或Oracle这种昂贵的大系统,但随便挑个国内的WMS就足够了吗?
所以能够判断系统的成熟度,并选择一个适合的而不是最完整的系统,就是关键的议题!
由5个不同的WMS及情境判断系统的成熟度
Level 1. 基本的报表管理
情境:大多数流程都是手动管理(人工纸本作业,数据非即时反馈的),需要的只是报表,协助记录和查询入出库及库存的总量,甚至无法被称作WMS,有很多ERP就可以取代这个层级的需求!
核心功能:在定义好的(固定的)储存空间,对应物流作业,纪录收货、储存、拣货、出货的总量。
侷限性:数据非即时、任务和空间没有类别>难以管理中介状态的货品资讯(如入库数量异常)。
Level 2. 更明确及弹性的商品位置管理
情境:商品品类增加,对于商品具体的储放位置和方式开始分类,同时对于正确性的要求提高,开始引入barcode等等扫码技术。
增加的核心功能:
- 更便捷的库存查询工具
- 储存区域开始区分为储存区及作业区
- 并可能有容器管理的概念
侷限性:仍是基于纸本的作业,需要人工判定即排定工作的优先级,于旺季量大时将很难有系统工具能有效舒缓及管理作业的优先性。
Level 3. 能进行作业的流程优化和优先级排序
情境:订单量增加,需要更多的弹性和逻辑协助人员的安排及任务的排序。
增加的核心功能:开始有策略中心去引导例行性或週期性的任务分类,基本需要有上架储位配置、订单储位配置、订单波次释放规则等等的功能。
侷限性:任务的发起和调整逻辑仍是建立于人的操作及经验。
Level 4. 自动化的决策与逻辑调整
情境:仓库管理逻辑趋于成熟,为了因应更大的作业量,除了正确性同时也要求高度的「作业效率」,需要引入时时的数据分析工具,协助进行管理决策。
增加的核心功能:
- 作业人力管理
- 工作站及设备产能管理
- 自动波次计画
- 作业时程计画
- 成本管理报表
- Dashboard(对应上述所有事情的即时仪表板)
侷限性:以人员搭配PDA作业为主,还没有太多思考使用设备取代重复性的作业。
Level 5. 引导设备与人力资源的调度
情境:人力作业已到极限,开始导入自动化设备与人协作!
增加的核心功能:
- 设备调度、任务排序与下发(WES, warehouse executive system)
- 设备控制(WCS, warehouse control system)
优劣判断:能够支援的配备复杂度、任务调度的细致度
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最经济实惠的WMS!
我觉得其实多数的批发零售业的仓库,如果能找到一个能好好支持到L3的系统,已经相当足够!但对于电商或是超市等每日处理量大,且订单履行时间敏感的仓库,则建议可以以L4~5为目标!
而多数国际知名的大系统的模式都会是有一个L3的系统当基础,其中对应L4到L5的功能则是扩充功能,所以主要的优劣在于系统的弹性及定制化所产生的费用。
而对于国内自产的系统,我猜测应该都可以服务到L2~L3之间的需求,但如果需要更多的任务自动排程或是作业能力的管理(work loud or capacity),可能不一定能很稳定的实现,或是属于定制化或外挂的功能!